园区概况

更多

北京经开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北临南五环,京沪高速穿区而过。2022年,北京经开区常住人口17.5万人。是北京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开区于1992年4月开工建设;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市委、市政府授权开发区统一开发和管理大兴区12平方公里产业及配套用地;2019年1月26日,由开发区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亦庄新城。

2022年,北京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2456.4亿元,比上年下降11.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60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54.8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构成为65.2:34.8。

北京经开区招商引资

北京经开区高标准落实《亦庄新城规划 (20172035)》,当好高水平辐射带动的示范者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调整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经济格局、城乡格局,构建“433”城市功能组团。

(一)北京经开区的“4”即四大产业功能区。每个主导产业明确一个聚集区,围绕产业发展趋势和项目对士地、能源、人才等要素的需求,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城市功能综合的产业功能区。

(1)整合核心区北部及亦庄东工业区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区,推动亦庄东工业区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创新园标准厂房,主导产业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

(2)整合台湖总部基地、光机电一体化基地、路东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区,加快建设通明湖信创园,吸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互联网、科技服务等高精尖产业项目落地,主导产业为互联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

(3)整合河西区、路南区打造高端汽车产业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在周边集聚,培育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业态,主导产业为高端汽车、新能源智能汽车。

(4)整合金桥产业基地长子营镇工业区及周边规划预留地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区,谋划符合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功能定位的智能制造重大项目,主导产业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

(二)北京经开区的“3”即三大创新服务区。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拓展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大力发展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大力提升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1)整合荣华路、两站一街等区域打造金融科创区,吸引落地金融机构和科技创新项目,优化提升服务功能。

(2)整合亦庄镇、瀛海镇、旧宫镇、南海子公园以及凉水河沿线打造生态商务区,依托南海子公园一流生态空间,布局跨国企业区域总部、高端商务会所等,推动高端商务与文化融合发展。

(3)整合马驹桥物流基地打造智慧物流区,推行无人仓储业务

(三)北京经开区的“3”即三个特色产业园。

(1)在京津高速以西、六环路与凉水河交汇处规划建设绿色技术创新园,依托市政用地、生态湿地和农业用地,打造国际领先技术集成集中示范的绿色技术样板区。

(2)整合采育镇工业区,依托高端汽车配套产业,打造智能汽车配套园,主导产业为高端汽车配套和新能源智能汽车。

(3)深入谋划青云店镇工业区未来发展,严格管理战略留白用地,探索布局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园。

北京经开区位置

 返回定位地点
  • 高速
  • 港口
  • 机场
  • 物流
  • 生活
小区
商业
医疗
学校
出行
  • 北京经开区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产业园区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